近期,馬尾造船為荷蘭Spliethoff公司建造的12500DWT多用途船(456-1#)順利上船臺。該船總長141.3米,兩柱間長136.5米,型寬24.5米,型深12.2米,單貨艙(非敞口)8米,單貨艙(敞口)吃水約7.85米,雙貨艙(非敞口)8.88米,單貨艙(敞口)吃水約8.6米。
這是福建船政進一步提升“硬實力”,促進企業自身提質增效的一個縮影。今年上半年,公司根據市場的新變化,企業發展的新需要,努力揚長避短,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的生產積極性,進一步增強使命感與責任心,尤其在管理上狠下功夫、在產品質量上嚴格管控、在節點進度上一環緊扣一環,為上半年交出了‘亮眼’的成績單,為下半年生產經營打下良好的基礎。
多點布局 成績喜人
敖江之濱,粗蘆島上,馬尾造船傲然屹立。“一帶一路”倡議提出多年來,馬尾造船著力技術創新,深耕“海絲”市場,載著延續百年的藍色夢想踏浪前行。
在船舶出口方面,馬尾造船向新加坡HONG LAM MARINE PTE LTD船東交付了1艘13600噸油化船、向POUNENTES SHIPPING COMPANY S.A.船東交付了1艘23500DWT成品油船。
在修船方面,公司為“向陽紅18”科考船開展了為期45天的塢修,并按時交付,為其遠航作出了貢獻。為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執法總隊的‘中國海監8002’開展了為期70天的船舶中檢項目工程并順利交付。
此外,企業根據海上風電市場的新需求、海洋工程輔助船市場的新變化,并結合海洋工程輔助船“去庫存”這個工作重點,開動腦筋、創新求變,在海洋工程輔助船改裝應用上做出新文章,拓展了新市場。
今年以來,東南造船聚焦技術攻關,完成“古雷大型鋼結構”通廊立柱的制作、檢測、涂裝、打包、歸集等工序任務,并全部合格出廠,成功實現“散離式”交付9346.82噸鋼結構任務。該項目的成功交付,標志著東南造船由造船向鋼結構業務拓展首戰告捷,將為企業繼續擴大鋼結構業務積累了實戰經驗,并創造了又一個新品牌。
千年海路,揚帆致遠。面對復雜的國際環境、低迷的船舶市場,福建船政積極布局海上風電裝備市場、轉型生產高附加值公務船、探路深遠海養殖平臺制造,走出一條特色之路。
精心耕作 未來可期
據中國自然資源部7月27日消息,今年上半年,全球經濟持續復蘇,外部需求增加,中國海洋對外貿易、造船工業制造水平穩中有升。中國海洋新興產業持續快速恢復。其中,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業、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企穩回暖,有超過七成的重點聯系企業營業收入、利潤實現同比增長。
面對海洋經濟總體呈現穩中向好態勢,未來,福建船政將繼續瞄準專、精、特、優產品,走差異化路線,大力推進電動船舶、混合動力船舶的研發和制造,繼續探索深遠海養殖產業開發,助力“電動福建”“海上福建”建設,在新發展格局中闖出一片“新天地”。
向海而興,傳承發展。站在155周年的新起點,福建船政將大有可為。